养牛的四个关键技术工作
来源:百家号 编辑:平凡的伟大梦想 更新于:2025-2-8 阅读:
养牛,这一看似复杂的畜牧业养殖项目,其实蕴含着四大关键技术。掌握好这四个方面的技术要点,就能轻松将牛养好,实现畜牧业的稳健发展。
(一)精心挑选优质品种
在畜牧业中,选择优良品种是至关重要的。无论是养鸡还是养牛,这一原则都适用。对于养牛而言,挑选优质品种更是重中之重。优良品种不仅具有卓越的生产性能,还能显著提升养牛的经济效益。因此,在选择时必须谨慎,不能随意在集市上购买一头牛进行饲养,这样很难获得理想的收益。
在饲养肉牛时,推荐选择如西门塔尔、夏洛来、皮埃蒙特等优良品种及其杂交后代。这些品种肉牛通常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,例如,在18月龄时,它们的体重可以达到约450公斤,从而顺利出栏。为了进一步增强肉牛对本地环境的适应性,我们通常会选择这些优良品种与我国本地黄牛进行杂交。此外,杂交代次的选择也至关重要。一般而言,第三次杂交产生的杂交三代牛的外血含量达到5%,这已经非常接近外来牛的特征,对于大多数饲养者来说是一个理想的选择。
在实施杂交方案时,我们通常采用级进杂交的方法,即逐步引入同一品种进行改良。然而,杂交代次不应超过五代,因为超过五代后,牛的适应性和耐粗饲能力可能会下降。对于四代以上的母畜,我们建议采用轮回杂交的方法,其中也包括本地黄牛,以确保长期保持其优良性状。
在饲草的处理上,青贮和氨化是两种常用的方法。青贮技术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环境下大量繁殖,使饲草发酵产酸,从而制成酸香可口的优质饲草。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饲草的营养价值和饲养价值,还使其易于长期保存。只要青贮设施不漏水、不透气,饲草便可保存数年之久。目前,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玉米秸秆的青贮。具体操作时,将玉米秸秆用铡草机切成约3公分长,并尽可能选用青绿的秸秆。若秸秆稍干,可适量加水恢复其水分。之后将切好的秸秆逐层压实装入青贮池内,最好用机车碾压以排除空气。最后用塑料布密封,并高出池面约1米,有条件的可覆盖30公分左右的土层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,秋季约需15天,冬季则需一个月左右,便可开启使用。使用时需从一端开始,当天取出的秸秆饲料应当天用完,避免留置过夜导致变质。取草后应及时盖好,以防霉变。若发现霉变,应立即废弃以免造成不良后果。同时,若饲草酸度过大,可适量加入小苏打进行中和。
麦秸氨化是一项重要的饲草处理技术,具有诸多优势。采用氨化麦秸养牛,不仅营养价值高、适口性好,而且不受季节限制,无需大型设备,经济效益显著。此外,它还可以与玉米秸秆青贮饲草搭配使用,或在缺草季节作为补充饲草,是养牛业发展的必推技术。近年来,众多养牛户已成功运用氨化麦秸,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。
上篇:
下篇: